如何理解"法者天下之公器,变者天下之公理"

最新问答
autumngold
意思是法制是天下的公用制度,变通是天下的公理。
梁启超在上海担任《时务报》主笔期间,发表《变法通议》等论文,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守旧,阐述变法图存的道理。他提出“法者天下之公器,变者天下之公理”,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。
扩展:
梁启超宣传变法:
光绪二十一年(1895)春,梁启超和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,正值清廷与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。消息传出,情愤慨。梁启超受康有为之命,“鼓动各省,并先鼓动粤中公车,上折拒和议”。
四月初八日,康有为、梁启超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,邀集1000余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廷,要求拒和、迁都、实行变法,从而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。梁启超作为康有为的重要助手,不仅协助组织会议,联络人士,而且还撰文誊录,起草奏书,发挥了突出的作用。
六月,康有为在北京创办《万国公报》(不久改为《中外纪闻》),梁启超是该报的主要撰稿人,他“执笔为一数百字之短文”,宣传西学,鼓变法,在鼓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“报开两月,渐明”,那些士大夫“初则骇之,继亦渐知新法之益”。
梁启超在办报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,显示了才华。他那高度的热情和出众的能力,受到了人们的重视。短短的几个月时间,梁启超就从一个人微言轻的普通士子,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了。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戊戌变法
参考来源:百度百科-梁启超
浏览 277赞 132时间 2022-09-01dream959595
法制,是规范天下人行为的公用的制度;变革,是社会发展、前进必然要经历的过程,世界上任何一个的发展都由变革而起
法者,天下之公器也;变者,天下之公理也.
(法律是治安天下的武器,)变通,是天下不变的道理.浏览 181赞 119时间 2022-07-09
相关问答
-
法者天下之公器,变者天下之公理主要核心
-
党政办公室如何理解"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"?
-
如何理解"社会化"。
-
如何用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写一篇议论文
-
"法律是治国之重器。
-
如何理解"奉献。
-
如何理解"对外汉语教学"和"汉语国际教育"?二者有何联系与区别?
-
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论文
-
"古之学者为己,令人学者为人"怎么翻译?
-
怎样理解“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”
-
如何理解"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"?
-
读者2015年20期我的"节日"下载
-
关于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的议论文,600字
-
如何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学"新"?
-
求类似"VISTA看天下"的美国杂志,内容要时政评论啊社会分析之类的~
-
关于国内投资者情绪和股票收益之间相关性的如何量化"投资者情绪" (investor sentiment)的方法
-
何为"社会工作者"
-
如何理解反对"gdp主义"不等于反对"gdp增长"论文
-
如何理解再审制度"重在依法纠错
-
如何理解用法治保障实现"中国梦